雷递网 雷建平11月17日
阿里巴巴旗下千问APP今日正式开启公测。这是阿里基于全球第一开源模型通义千问Qwen打造,免费开发,人人可用,不仅能与用户“对话”,还能为用户“办事”。阿里的战略目标是打造未来的AI生活入口。
目前,千问APP公测版已在各大应用商店上架,并同步提供网页和PC版。面向全球市场的千问APP国际版也将在近期上线。这意味着,阿里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
阿里核心管理层将“千问”项目视为“AI时代的未来之战”,而基于全球性能第一的开源模型Qwen3,凭借免费,以及与各类生活场景生态的结合,将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
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第一时间使用,让列举截止2025年11月16日,美国Top5 AI初创公司的最新ARR和烧钱率核心数据,千问APP给出了解答。
朱啸虎点评说,硬刚ChatGPT的国产AI出现了。
1、在硅谷屠榜的Qwen杀回国内了,模型性能直接决定了阿里千问APP的起点。
2、更聪明的国产AI出现了,看了一下它的思考链路,逻辑清楚,专业问题也表现挺好,不闹着玩儿,全是干货,这是中国市场真正需要的AI产品。
3、从算力基建、数据积累,到各种应用在AI领域的整合打通,阿里这是准备用千问App重构一个超级AI的入口。
有分析认为,阿里千问全面硬刚ChatGPT,表面是产品竞争,本质是“争夺AI时代超级入口”生死战。
与ChatGPT直接争夺海外用户
自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上任以来,阿里就持续加大对AI领域的投入。2025财年Q3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吴泳铭就表示,面向未来,阿里巴巴将继续专注三大业务类型:国内外电商业务,AI+云计算的科技业务,互联网平台产品。未来三年,阿里将围绕AI这个战略核心,在AI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AI转型等三方面加大投入。
吴泳铭表示,未来三年,阿里将加大投入三大AI领域:
第一,投入AI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建设。AI时代对于基础设施有明确而巨大的需求,将积极投资于AI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三年在云和AI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
第二,投入AI基础模型平台以及AI原生应用。AI基础大模型对于行业生产力变革具有重大意义,将大幅提升AI基础模型的研发投入,确保技术先进性和行业领先地位,并推动AI原生应用的发展。
第三,投入现有业务的AI转型升级。对于电商和其他互联网平台业务,AI技术升级将带来用户价值的巨大提升机会,因此将持续提升AI应用的研发投入以及算力投入,运用AI技术深度改造升级各业务,把握AI时代的新发展机遇。
2025年2月,阿里更宣布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设定了到2032年将云数据中心能耗规模扩大十倍的长期目标。
自2023年全面开源以来,阿里Qwen已超越Llama、Deepseek等模型,成为全球性能最强、应用最广泛的开源大模型。截至目前,Qwen系列模型的全球下载量已突破6亿次,积累极高的行业声誉。近期,阿里发布的旗舰模型Qwen3-Max,性能超过GPT5、Claude Opus 4等国际竞争者,跻身全球前三。
Qwen海外下载已超6亿,且排名前三,说明阿里模型能力+开源策略已在海外市场撕开缺口。千问APP是把“模型优势”转化为“用户优势”的收割器。
Qwen正在迅速抢占硅谷市场。Airbnb CEO布莱恩·切斯基公开表示,公司正“大量依赖Qwen”,因其比openAI模型更快更好。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Qwen已占据全球开源模型的大部分市场,并在持续扩大份额。阿里开源的模型Qwen正在成为硅谷的根基。
随着千问APP的推出,也意味着阿里将借助Qwen模型在海外影响力,与ChatGPT直接争夺海外用户。分析认为,中国大模型赛道已从“百模大战”的混沌期,快速收敛到“5+2”头部分层格局。阿里此刻跳过“内战”,直接把靶标对准OpenAI,既是阶段性实力溢出,也是防御性进攻——在窗口关闭前抢占“全球AI入口”的最后一排座位。
“能办事”将是千问APP重要发力方向
阿里管理层认为,AI发展将经历“学习人”、“辅助人”和“超越人”三个阶段。目前,大模型的能力已进入到“辅助人”的Agentic AI时代,阿里大力入局C端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
阿里方面表示,这次发布的千问APP是一个初级版本,将用最先进的模型,打造一个“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除了聊天足够聪明外,“能办事”将是千问APP的一个重要发力方向。千问APP的战略目标是打造未来的AI生活入口。
分析指出,当前大模型竞争已进入“场景落地、应用为王”的深水区,拼的不再是单一参数、榜单刷分,而是谁能把模型变成用户离不开的“办事入口”。阿里押注“能办事”,就是把模型能力兑换成交易闭环,让用户从“问一问”升级为“直接搞定”。
目前,千问已展现出一定的办事能力。比如,一句指令就能让千问APP几秒钟完成一份研究报告,并制作成几十页的精美PPT。不久前,千问在与ChatGPT、Gemini、Grok等全球顶级模型PK的实盘投资大赛中斩获冠军。
虽然OpenAI如日中天,估值超5000亿美元,却面临天然短板——缺支付、缺物流、缺商品库、缺这些“生产算力”的基础设施和能力,只能依赖“OpenAI - 微软 - 英伟达”同盟。
大模型时代,场景即护城河。
与OpenAI不同的地方在于,阿里拥有“AI落地场景”最多的一张牌:淘宝/天猫(购物决策)、饿了么(外卖)、高德(地图/出行)、飞猪(旅游)、钉钉(办公)、支付宝(支付金融+本地生活)、菜鸟(物流)这些场景每天产生数十亿次真实用户意图,反哺模型迭代,这是OpenAI不具备的。
据透露,阿里巴巴正在计划将地图、外卖、订票、办公、学习、购物、健康等各类生活场景接入千问APP,让千问具备更强大的办事能力。
分析认为,AI是阿里未来十年唯一可能再造一个“淘宝+阿里云”级别的赛道,这也是阿里全力以赴的重要原因。
———————————————
雷递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