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AI领域的“起大早”者,百度通过十余年投入,构建了从算力、框架、模型到应用的全栈AI能力。如今,它正以自身实践,为千行百业提供一个内化AI的中国解法。
本刊记者丨谭晓影
编辑丨景川
图源丨百度
时至今日,全球企业管理者对AI技术的重视程度已无需多言,“如何让AI在全企业范围内创造真实价值?”这才是萦绕在全球管理者心头最紧迫的命题。
当AI技术浪潮席卷各行各业,企业不再满足于零星的AI应用试点,而是渴望一场贯穿业务流程的深度智能变革。
在2025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以“效果涌现”为主题,向业界传递了明确信号:当AI能力被内化,智能不再是成本而是生产力。
现场与罗永浩数字人互动、连线中东萝卜快跑无人车、现场演示无代码生成一款应用……在这次大会上我们看到了业界对AI价值的普遍期待——不要炫技,要实效。
“我们更关心如何让AI与我们要做的每一项任务进行有机结合,让AI成为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原生推动力。”李彦宏在大会演讲中直指AI应用的关键。
同时,我们也发现,百度AI战略正在经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从早期对AI技术的全栈布局,到如今更加聚焦于AI重构或原生的应用,这不只是百度对AI产业化的更深思考,更是一次对企业AI需求的全面回应。
在11月18日披露的三季报中,百度首次披露AI业务收入,这是一份极具说服力的AI成绩单。2025Q3,百度A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50%,其中,AI云收入同比增长33%;AI应用收入达26亿元;AI原生在线营销服务收入28亿元,同比激增262%。
更关键的是,AI收入占百度核心营收的比重已接近40%。这一数字标志着百度的业务结构发生质变,AI已经成为驱动百度增长的核心引擎,百度的内化AI的战略也迎来成果兑现的突破阶段。
从baidu到bAIdu
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中国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正以其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为AI落地提供最丰富的应用场景。
在这一背景下,全球AI竞赛呈现出鲜明的路径分化。和美国企业凭借资本优势聚焦基础模型和算力基础设施不同,中国的AI产业更注重应用场景的深耕与商业化落地。202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方向。
“从2023年开始,我就一直在讲四个字:应用驱动。”李彦宏在谈及AI产业未来时,给出了鲜明的“非共识”判断。在前期行业普遍追逐算力与模型规模的浪潮中,他始终坚信:“今天大家在卷芯片、卷模型,我一直说应该卷应用,因为应用才是真正创造价值的地方。”
在2025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将这一判断进一步深化,提出“倒金字塔”理论。在他看来,健康的AI产业结构应该是“倒金字塔”形态,“芯片厂商不管赚多少钱,芯片之上的模型要产生10倍的价值,基于模型开发的应用要创造100倍的价值。”
那么,百度是如何实现AI能力的内化?可概括为三个层次:长期技术投入、业务全面重构和前沿领域探索。
全栈布局,长期主义筑基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AI的科技企业,百度是全球少有的从算力、框架、模型到应用进行全栈布局的企业,这种布局能够形成技术闭环,为产业内化提供了从底层到应用的完整支撑。
文心大模型、昆仑芯、萝卜快跑,被外界视为百度长期投入AI的三大成果。在本届大会,这三大成果都迎来突破升级。
大模型是AI内化的技术核心,其迭代速度直接决定了应用落地的深度。
本次大会上发布的文心大模型5.0,作为统一的原生全模态模型,在全模态理解、创意写作、智能体规划、指令遵循等方面实现了全球领先的突破。
李彦宏认为,大模型的进化正在呈现三大趋势:智能水平不断突破极限、模型思考时间变长、原生多模态统一,这让模型具备了自我学习迭代和创新的能力。
如果说大模型是AI的“大脑”,那么算力就是支撑大脑运转的“心脏”。
本次大会上,百度发布了新一代昆仑芯及天池超节点产品,其中天池512超节点将于明年正式上市,单个节点就能完成万亿参数模型训练,为大模型迭代和产业应用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撑。百度计划未来五年按年推出算力新产品,持续夯实底层基础。
今年以来,随着萝卜快跑、谷歌Waymo以及特斯拉全球无人驾驶“三大家”的持续投入和规模化布局,从科技巨头到初创公司,纷纷加速布局,争夺这场未来出行变革的入场券。
作为百度AI应用的标杆成果,萝卜快跑如今已成为全球出行服务次数最多的无人驾驶平台,突破1700万单,覆盖全球22座城市。这一成绩背后是百度长达十二年的无人驾驶技术投入。
从2013年布局无人驾驶至今,百度经历了外界的质疑与不看好,却始终坚持技术投入,最终用规模化落地证明了技术的价值。
作为一家老牌科技企业,百度的技术基因和工程师精神,就体现在对技术的坚持于深耕。正如李彦宏在会后接受《极客公园》采访所言:“当这件事的成败几乎完全取决于它技术的先进性的时候,我们的成功概率就会大不少,尤其是这个技术需要很多很多年的投入和迭代,那我们成功的概率就会更大一些。”
效果涌现,AI内化的 产业落地
如果说长期投入是AI内化的基础,那么应用落地就是价值兑现的关键。
2025百度世界大会上,一系列AI应用成果的集中亮相,印证了李彦宏提出的“倒金字塔”产业结构——应用层创造的价值远超模型层和芯片层。
AI内化的最佳实践,首先体现在百度对搜索业务的重构上。百度搜索的AI化改造,堪称行业激进转型的典范。
不同于简单插入AI摘要,百度用AI彻底重构了搜索结果页,将其从“以文字链接为主的互联网应用”转化为“以富媒体内容为主的 AI 应用”。目前,百度搜索首条结果的富媒体覆盖率已达70%,这意味着用户搜索10个问题,7个能得到图片、视频、直播或数字人形式的精准答案。
这种转型并非一帆风顺,李彦宏坦言曾有过纠结:“过去搜索0.1秒就能出结果,而AI 生成内容需要几秒等待,初期用户留存和时长都出现过负向波动。” 但他坚持认为,核心问题在于“是否真正满足用户需求”,而非固守原有产品形态。
除了搜索,百度文库和网盘也通过AI重构焕发新生。本次大会上升级至3.0版本的 GenFlow,活跃用户数已超2000万,成为全球最大通用智能体;百度在海外推出的一站式 AI 学习办公平台Oreate,短时间内收获超120万用户。
百度的这些成果表明,AI对业务的重构能够跨越不同场景和市场,具备广泛的适用性。
前沿 应用,从工具到生态
在自身业务重构之外,百度的AI应用正加速向千行百业渗透,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生态。
自我演化智能体“伐谋”的发布,是本次大会的技术亮点之一。这款借鉴进化算法的智能体,能够模拟生物界几亿年的进化过程并压缩至几天甚至几小时,为复杂场景寻找“人类从未发现过的全局最优解”。
从港口岸桥的高效调度,到海上能源平台的管道布局,再到金融、物流、新药研发等领域,伐谋的应用场景几乎覆盖了所有复杂系统优化需求。
李彦宏之所以亲自讲解这款产品,是因为它精准契合了中国制造业的效率提升需求。中国有齐全的工业门类和丰富的应用场景,通过AI技术提升效率,将让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实现质的飞跃。
数字人技术的突破,则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的未来。李彦宏将数字人定位为“AI 时代的全新通用交互界面”,其价值不仅在于“类人化”的自然交互,更在于低门槛和广适配性。能够深度理解真实世界、做出即时反馈并流露自然情绪。
大会上的一个小插曲反而展现了数字人技术的成熟度。实时互动数字人演示因专线网络问题首次未能成功,但第二次尝试却完美呈现,这反而激发了现场观众的极大兴趣,随后展区内体验数字人实时对话的观众排起长队。这种“不完美但真实”的演示,恰恰反映了AI技术落地的现实场景。
在AI Coding赛道,无代码开发工具秒哒升级至2.0 版本,累计生成40多万个应用,本次百度世界大会官网就由其开发而成。这些应用成果表明,AI正从单一工具进化为产业生态的核心引擎,能够为不同行业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此外,AI内化的价值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更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验证。百度正将萝卜快跑、慧播星数字人、秒哒、GenFlow等成熟产品推向海外,形成了全球化的应用布局。目前,慧播星数字人已率先落地巴西市场,后续将发力东南亚、美国等重点区域。
这种出海并非简单的产品输出,而是技术能力的全球化适配。AI应用的价值创造具有普适性,无论是中国市场的效率提升需求,还是海外市场的体验优化需求,优质的AI应用都能找到立足之地。这种全球化实践,不仅能为百度带来商业回报,更能让中国AI技术的产业解法获得国际认可。
企业 指南:内化AI的三重境界
基于百度在AI领域的思考与实践,我们认为,企业内化AI能力可遵循三个层次推进:
第二个方向是生产力的无限供给。AIGC技术的发展,让内容创作、数据处理等生产力要素的供给不再受限于人力。文心大模型5.0持续、GenFlow实现海量文档的智能处理、秒哒无代码生成应用、数字人主播等,都是这一方向的典型案例。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打破生产力瓶颈,拓展业务边界。
第三个方向是AI超越人类认知。当模型积累了足够多的过程数据,就能发现人类未曾察觉的规律和最优解。百度“伐谋”智能体在复杂系统优化中的应用,展现了卓越的工程优化能力。对于面临复杂问题的企业而言,这类AI应用能够带来突破性的效率提升。
把握AI规模化应用 窗口期
当AI产业正从“智能涌现”迈向“效果涌现”,规模化应用的窗口期已经到来。
在埃森哲最新发布的《一马当先:AI规模化应用指南》报告中,对全球1998家年收入超10亿美元的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一批“领跑者”已经实现了AI的规模化部署,并从中获得了显著的财务回报和竞争优势,大多数企业仍在AI应用的浅水区徘徊。
让“智能红利”转化成“社会红利”,在大会结尾,李彦宏呼吁:“只有当AI被内化为一种原生的能力,才能真正在各行各业实现效果的涌现,进而引爆一场全面的生产力革命。”
在2025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以自身实践传递这样的声音:AI规模化不是技术领先者的专属游戏,而是所有企业都能参与的转型机遇。
这也意味着,对于企业而言,最大的风险不是技术落后,而是观望等待。
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企业应当思考如何将AI深度内化,将其变成驱动企业系统性变革的核心力量。正如百度从搜索到AI的转型所示:AI的价值,最终要在产业应用中兑现;企业的竞争力,终究要在技术内化中沉淀。
参考资料:
①2025百度世界大会李彦宏主题演讲
②《一马当先,AI规模化应用指南》埃森哲
③《对话李彦宏:Chatbot不是一切,我在AI上看到了更让人兴奋的未来》极客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