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AI引发能源“饥渴”,中国“带电”出海
创始人
2025-11-24 21:17:01
0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竞赛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这场以算力和数据为核心的竞争,其背后是一个日益凸显的严峻挑战:惊人的能耗。大型数据中心的运行、模型的训练与推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着电力资源。

然而,人工智能的研发竞赛同时引发了“能源饥渴”,恰恰为我国的电力设备企业创造了巨大的机遇。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变压器出口额达73亿美元,高压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出口额达43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7.8%和28.5%。变压器是远程高效输电的关键部件,而GIS则为电力管理提供更安全的解决方案,并支持风能和太阳能等波动性电力的并网。

例如,得益于强劲的海外需求,输配电设备巨头思源电气今年前9个月的营收同比增长约33%,净利润更是飙升47%。这家深圳上市公司的出口额在上半年就已经超过了国内销售额。

摩根大通估计,中国领先的电力设备制造商有望在未来长期内继续拓展发达市场。

以美国为例,到2028年,仅数据中心一项,美国就可能面临高达20%的电力缺口。不仅如此,目前美国变压器的平均使用年限已达38年,急需更新换代。

与欧美企业相比,中国变压器的产量高(占全球60%以上),具备快速交付能力(3-12个月),且成本较欧美低20%-30%。事实上,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有着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完整产业链优势。

除了发达国家,新兴市场预计也将提供增长机遇。与美国“更新换代”的需求不同,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拉美等)正处在数字化和能源转型的起步或加速阶段。AI应用的普及、本土互联网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催生了对新建电力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

金融咨询公司Delphos表示,预计到2027年,拉丁美洲的数字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将达到124亿美元。

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今年前四个月,中国电力设备制造商超过60%的销售额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新兴市场的这片“蓝海”,为中国电力设备提供了巨大的增量空间,使得全球化布局更加多元和稳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