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RISC-V产业发展大会暨RDSA国际论坛在珠海开幕。 钱文攀 摄
一场盛会,让珠海站在了全球RISC-V产业的“C位”。
11月24日,2025 RISC-V产业发展大会暨RDSA国际论坛在珠海开幕。大会以“共筑标准,生态互联”为主题,汇聚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位科学家、院士专家和行业代表,围绕RISC-V(第五代精简指令集)技术突破、生态共建和场景落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本次大会由中电标协RISC-V工作委员会、RDSA产业联盟、粤港澳大湾区RISC-V开源生态发展中心、澳门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珠海科技产业集团、跃昉科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源半导体研究院共同承办。现场重磅发布RISC-V标准体系,促成多项国际合作及城市级战略签约,为全球开源芯片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当前,珠海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RISC-V创新高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核心支撑。本次大会创新采用“珠海主论坛+澳门全球合作特别论坛”的双城联动模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推动开源芯片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实践。
专家齐聚,共话RISC-V产业新机遇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算力需求空前澎湃的当下,RISC-V架构正成为重构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的关键力量。
“AI时代的芯片技术已从单一性能提升,向系统级优化、生态构建和场景适配转变。”RISC-V工委会战略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演讲中指出,开源RISC-V具有简洁、灵活、开放、低功耗、模块化和可扩展等特点,能够快速响应AI应用的特殊需求。RISC-V在AI芯片领域的核心角色将进一步增强,有望引领AI时代新潮流。
RISC-V工委会战略指导委员会成员,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杨军聚焦政策与产业融合趋势进行分享。他表示,低空经济已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明确要求“突破飞控主控芯片等关键元器件自主化”,而RISC-V架构凭借可定制化优势,正成为政策重点支持的技术方向,将在新兴产业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国际合作与标准共建也迈出实质性步伐。会上,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与巴西半导体行业协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全球开源生态互联互通搭建桥梁。同时,RISC-V标准体系正式发布,为推动RISC-V从“技术百花齐放”走向“产业规模化落地”奠定关键基础。
RISC-V国际协会CEO安德里亚·加洛带来全球产业洞察:“预计2021年至2031年,RISC-V的整体市场渗透率将从2.5%飙升至33.7%,全面覆盖全行业领域。”他特别强调,中国企业正加速拥抱RISC-V技术变革,在全球生态构建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产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珠澳携手,打造RISC-V创新高地
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城市,珠海正以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创新“三新”深度融合为核心路径,加快构建具有鲜明珠海标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方面持续深化“云上智城”“天空之城”建设,精准布局类脑智能、开源生态、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前沿新赛道,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另一方面以“海上新基建”为重要牵引,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RISC-V正是珠海布局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
诞生于2010年的RISC-V是新一代开源指令集芯片架构。进入AI时代,对比传统计算机架构,RISC-V凭借简洁、开放、低功耗、模块化及可扩展性等特点,被视为匹配人工智能浪潮发展、高能效特定领域的原生基础架构,有望成为全球下一代重要芯片指令集架构。
珠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较早、基础较好,具备发展开源芯片生态的良好条件。
数据显示,2024年珠海集成电路产业营收达184.87亿元,规模位列全省第三,同比增长16.1%;2025年1—9月主营收入135.68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业营收占比超七成,规模稳居全省第二。
近年来,珠海敏锐洞察RISC-V开源生态的战略价值,前瞻布局、精准发力,积极推进RISC-V开源生态构建:立足集成电路产业基础与充足人才储备,率先将RISC-V开源生态纳入专项支持政策;并依托“云上智城”建设,先行开放20余个高价值城市应用场景,促进RISC-V技术落地示范。
去年9月,全球首个基于RISC-V架构的DSA(特定领域架构)产业创新合作组织——RDSA产业联盟在珠海正式成立。
在此基础上,今年珠海进一步深化生态布局,全力打造国家级RISC-V生态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RISC-V开源生态发展中心。
该中心以“三大平台”为支撑:其中,基础研究平台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源半导体研究院和全国首个RISC-V芯片兼容性测试验证创新中心为主要载体,推动在芯粒高速互联研发、特定领域加速器(DSA)开发、基础软件开发、兼容性测试验证等方面取得突破;应用创新平台以珠西科学城RISC-V生态应用创新中心为主要载体;开源社区平台则包括RDSA产业联盟等,依托大湾区对外开放前沿区位,构建国际化开源社区。
澳门则凭借其国际化平台优势,为RISC-V产业发展搭建起联通全球的桥梁。
11月25日,澳门全球合作特别论坛将接力召开,与会嘉宾将围绕“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深入探讨,共寻RISC-V产业国际合作新机遇。同期,粤港澳大湾区RISC-V生态发展中心DSA开发实验室将正式揭牌,标志着珠澳在技术研发、资源共享上的协同迈入新阶段。
以珠澳双城联动为支点,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成为全球RISC-V创新的策源地和应用实践的高地,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开源算力动能。
近50家领军企业携创新成果亮相
近年来,全国多地都在积极拥抱RISC-V产业生态。会上,北京、雄安、珠海、苏州、成都五大创新高地携手当地领军企业及平台,举行“RISC-V平台与城市应用代表项目签约”,共同推动RISC-V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中心建设、人工智能等场景下的示范化应用,打造全国领先的应用示范标杆。
大会同期举办的RISC-V生态专题展览,成为直观感受产业脉搏的窗口。
粤港澳大湾区RISC-V开源生态发展中心、阿里巴巴达摩院、海思、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奕斯伟计算、赛昉半导体、进迭时空等近50家领军企业和机构集中亮相。展品覆盖底层IP、EDA工具、高端芯片、系统解决方案等全产业链关键环节,生动印证了中国RISC-V产业的蓬勃生机。
“面向AI时代,RISC-V规模应用与技术创新正齐头并进。”RISC-V工委会当值会长支浩在演讲中披露关键数据:预计到2030年,全球RISC-V芯片出货量将突破162亿颗,年复合增长率超40%,中国将持续占据全球产业增长的核心地位。
“AI正在重塑千行百业,但算力不足成为AI发展的首要瓶颈。同时,摩尔定律接近终结,芯片从7nm到5nm再到3nm只获得15%—25%的性能提升。”RDSA产业联盟副会长、横琴开源半导体研究院副理事长江朝晖指出,“RISC-V+Chiplet+DSA”三位一体的创新架构组合,可为AI提供可持续、指数级增长的算力扩展路径,成为突破当前算力瓶颈的关键解决方案。
大会还举行了圆桌论坛环节。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包云岗、知合计算CEO孟建熠、芯昇科技总经理肖青、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义军、奕斯伟计算高级副总裁何宁等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时代RISC-V产业突破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热烈讨论。
撰文:张紫微 吴枫